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原本只想随便逛逛,没想到在这里‘穿越’回了古战场!”在山东博物馆的数智文化展厅,来自河南的游客刘女士满脸惊喜,正与虚拟的古代士兵“对弈”兵法。在这个今年暑期“上新”的展厅内,前沿数字技术正突破传统展览边界,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
与此同时,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奇遇三星堆VR沉浸探索展”上,孩子们正“亲手”挖掘虚拟青铜器。在这里,游客可以跟着一个小小的青铜人,去探索三星堆文明,看到高大的一号神树、古老的金杖和盛大的祭祀场面等。“既能看琉璃的流光溢彩,又能体验穿越时空的探险,这博物馆比游乐场还好玩!”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VR剧场。李昱娴摄
“展览是博物馆的灵魂,科技让这灵魂有了更鲜活的表达。”青州博物馆馆长曾磊的话,成为这座县级博物馆人气爆棚的注解。在与歌尔创客(潍坊)数字创意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中心,MR技术正让千年文物焕发新生。游客戴上眼镜,就能看到北宋佛像“走”下展柜,在虚拟场景中讲述造像故事。虚实融合的方式,使“海岱惟青州”绽放千年风华。
青州博物馆内,数字技术重现历史文化情境。李昱娴摄
作为全国率先发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省份,山东以VR、3D建模等技术为支撑,构建起多元数字化展示体系,让文物跨越时空“活起来”。观众通过可感、可知、可交互的方式,身临其境感受艺术魅力,体验智慧文博创新成果。
作为文明的“时空纽带”,博物馆正被赋予更多、更丰富的职能。在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看来,博物馆要更多地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满足大众新的文化需求,让去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
山东博物馆的非遗体验区内,鲁绣传承人正手把手教游客绣制简易纹样,刚完成作品的游客李女士小心翼翼收好:“这可不是普通纪念品,是带着温度的文化记忆。”从复刻文物纹样的书签,到融入传统元素的咖啡杯,馆内五个文创散点各具特色,让游客在休憩间也能与历史“对话”。
山东博物馆“博文书苑”文创区。李昱娴摄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打造的“陶璃地心补给站”,则集主题文创、VR体验、饮品简餐、休闲休憩、互动DIY等业态于一体,配合预约系统升级、延时开放、青少年志愿者招募等服务优化措施,为游客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馆长侯本兵介绍,博物馆已与20多家单位合作推出260多款文创,多款在国家级大赛中获奖。更令人惊喜的是,镇馆之宝“青釉莲花尊”等数字藏品在鲸探平台发售时,1.4万份瞬间售罄,在这35万元的销售额背后,正是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喜爱的新表达。
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非遗拓印体验区。李昱娴摄
当博物馆不再只是高冷的藏品展厅,便能引爆跨越地域的文化奔赴,实现从“门票经济”向“全域消费”的转变。
“今年暑假以来,山东省博物馆40天共接纳观众66.67万人,平均每天16667人。”山东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介绍。这样的火热场景同样出现在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据馆长侯本兵介绍,该馆7月接待观众达35.2万人次,8月预计接待50万人次,暑期两个月接待量将突破8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净增10万多人次,火爆态势不断刷屏文旅圈。
从让文物“活”在数字世界,到让文化“火”在日常生活,山东正以创新为笔,带领文博花开寻常百姓家,让文化传承焕发出生动的时代光彩。(顾玉雪、实习生 李昱娴)
粤友配资-粤友配资官网-杭州股票配资公司-配资门户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