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人民网贵阳7月29日电 7月29日,贵阳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介绍,《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张燕平摄
近年来,贵阳贵安立足自身优势,将“数字活市”作为战略选择,率先在全国开展算力方面的地方立法。《条例》的颁布实施,不仅为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制度创新提供了地方实践经验,也为贵阳算力产业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据了解,《条例》分总则、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与应用、服务保障和附则,共五章32条,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
——明确全国首个法定定义,填补立法空白。《条例》立足贵阳实际,结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意见建议,首次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明确“算力产业”内涵,涵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研发制造、技术创新、服务应用及安全保障”等全链条体系,并细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重点发展方向,为算力产业系统性、规模化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开展协同立法,强化区域一体化发展。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与安顺市人大常委会落实“同步起草、同步调研、同步报批、同步实施”四同步要求,采用“条例+决定”的立法模式(即贵阳市出台《贵阳市算力产业促进条例》、安顺市制定促进算力产业发展的立法性质决定)开展区域协同立法。
——锚定“智算优先”,打造全国智算产业新高地。《条例》提出“算存一体、智算优先”科学布局原则,要求推进数据中心建设与改造升级,提升计算力与存储力,构建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与边缘计算协同发展的多元算力供给体系,满足差异化业务需求。
——强化跨区域算力协作,释放资源配置新动能。《条例》提出,贵阳市人民政府需加强与贵州省外算力需求集中地区的沟通合作,支持算力企业承接外地算力业务,吸引外地算力企业在本市设立数据中心、制造基地、区域总部和运营中心,同时鼓励算力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共享算力资源,提高算力资源利用率。
——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激发算力市场新活力。《条例》规定,贵阳市人民政府数据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政策措施帮助经营主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降低用算成本,支持行业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用,并对数据中心用电、用水的合理需求予以保障。(黄小桃、实习生张燕平)
粤友配资-粤友配资官网-杭州股票配资公司-配资门户网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